今天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:当你抱着刚哄睡的宝宝,单手站在超市货架前,面对一排印着相似小羊、写着 “天然营养” 的羊奶粉罐时,你凭什么选择其中一罐?
我猜答案不是 “更鲜艳的颜色”,也不是 “更复杂的标语”—— 而是 “我能一眼看到它的安全”,以及 “它懂我带娃的麻烦”。这正是现在中国羊奶粉包装的痛点:我们把太多精力花在了 “看起来像羊奶粉” 上,却忘了它真正的角色 —— 不是货架上的展品,而是宝妈和宝宝之间的 “信任载体”。
首先,我们要明确包装的定位:不是 “装奶粉的容器”,而是 “解决宝妈焦虑的工具”
宝妈的焦虑是什么?无非两点:
第一,“这罐奶粉真的安全吗?”—— 看不见的牧场、看不见的加工,再好听的 “天然” 都是空话;
第二,“用它真的方便吗?”—— 单手能不能开?奶粉会不会洒?冲调时能不能看清刻度?
所以我们的定位必须跳出 “同质化陷阱”:让包装成为 “安全的可视化窗口” 和 “带娃的便捷助手”。它不需要花哨,但必须 “说话”—— 一拿起来,就告诉宝妈:“我安全,我懂你”。
然后,是具体的设计策略:三个 “反常识” 的创新,让包装回归本质
1. 把 “安全” 从标语变成 “能触摸的细节”
现在的包装总爱印 “欧盟认证”“牧场直供”,但宝妈看不到、摸不到,等于没说。我们要做的是 “让安全可视化”:
用食品级透明 PET 材质做罐身侧窗,不是为了好看,而是让宝妈能直接看到奶粉的颜色、状态 —— 没有结块、没有杂质,比任何标语都有说服力;
罐盖内侧印上 “溯源二维码”,不是扫了跳广告,而是直接显示牧场的实时监控画面、批次检测报告 —— 就像给宝妈一把 “钥匙”,随时能打开 “安全的大门”;
甚至连封口膜都要做文章:撕拉时会发出 “咔嗒” 一声清脆的响,这不是偶然 —— 这是我们设计的 “安心声纹”,就像手机解锁的震动,用触觉和听觉告诉宝妈:“这是第一次打开,没有被拆过”。
2. 把 “便捷” 从 “附加功能” 变成 “核心设计”
带过娃的人都知道,单手开奶粉罐是 “刚需”,而不是 “加分项”。我们要让包装成为 “宝妈的第三只手”:
罐盖做 “弧形防滑握感”,就像握住一杯温暖的水,哪怕手上沾了奶粉也不会滑;
取消传统的 “旋转开盖”,换成 “按压弹开式”—— 单手按一下,盖子弹起 30 度,刚好能伸进勺子,不用再双手拧盖、担心奶粉洒出来;
勺子不放在罐子里(避免污染),而是嵌在盖内侧的 “专属卡槽” 里,一打开就能拿到,勺柄长度刚好够到罐底,不用再伸手去掏。
3. 把 “品牌识别” 从 “小羊图案” 变成 “情感记忆点”
现在所有包装都印小羊,用户记不住。真正的识别度,来自 “情感共鸣”:
颜色不用大红大金,用 “莫兰迪奶白色 + 浅驼色”—— 就像宝宝的衣物颜色,温暖不刺眼,放在婴儿房里也不突兀;
图案不用复杂的卡通,就画一条极简的 “小羊蹭妈妈” 的线条 —— 没有多余的颜色,却能传递 “天然母爱” 的感觉,宝妈看到会想起自己抱宝宝的样子;
甚至罐底可以印上 “宝宝成长刻度”:“3 个月:会抬头啦”“6 个月:开始坐啦”—— 这罐奶粉喝完,包装还能变成宝妈的 “成长记录卡”,让品牌住进用户的生活里。
最后我想说:羊奶粉的核心不是 “羊”,而是 “宝宝的健康”;包装的核心不是 “装”,而是 “宝妈的安心”。我们不是在设计一个罐子,而是在设计一份 “育儿路上的信任”—— 当宝妈拿起它时,想到的不是 “这是一罐奶粉”,而是 “这是能帮我照顾宝宝的伙伴”。
这,才是中国羊奶粉包装该有的样子。
Copyright By SEALINGAD 2005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11038889号-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731号
西林设计案例均为西林设计原创, 版权归北京西林品牌产品包装设计公司所有,侵权必究。